危害:
臭蟲對人類普遍的危害是吸血騷擾。多數人被臭蟲叮咬后瘙癢難忍,有的紅腫數日不退。
防治:
環境防治
環境防治的目的是鏟除孳生條件。大量的實踐經驗證實,對有臭蟲侵害場所的治理,環境整治是尤為重要的。臭蟲防治工作,不論在城市或鄉村,要與當地衛生創建工作相結合。
物理防治
人工捕捉:敲擊床架、床板、炕席、草墊等,將臭蟲震下、處死,或用針、鐵絲挑出縫隙中的臭蟲,予以殺滅。
沸水澆燙:臭蟲不耐高溫,可用開水將蟲卵和成蟲全部燙死,對有臭蟲孳生的床架、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,用裝有沸水的水壺口對準縫隙,緩慢移動澆燙,務必使縫隙處達到高溫,以燙死臭蟲及其卵,對孳生有臭蟲的衣服、蚊帳,可用開水浸泡。
太陽曝曬:對不能用開水燙泡的衣物,可放到強烈的太陽光下曝曬1-4小時,并給予翻動,使臭蟲因高溫曬死或爬出而被殺死。
防止擴散:在有臭蟲活動的居室,對行李、家具等物品的遷移(搬遷或買賣),務必嚴格檢查,并作處理,以防止臭蟲的帶出、帶入而造成擴散。
化學防治
一旦臭蟲建立了種群,使用物理方法是很難達到清除的目的,此時需要使用化學防治的方法,并在處理前,應注意合理選擇殺蟲劑。噴施藥劑時應著重對床縫、草席四周、賬角、桌椅及墻的縫隙等臭蟲隱匿場所進行噴灑,噴酒后關閉門窗,密閉3-4h效果則更好。